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关税战终结疫情后反弹,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09:31:00    

世贸组织日前指出,近期关税措施的全面影响在持续显现,关税不确定性使企业信心、投资和供应链持续承压,是全球贸易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力量之一

文 |《财经》特约撰稿人 金焱 发自华盛顿

编辑 | 苏琦

美国正通过系统性关税措施和贸易协议重构全球贸易格局,但全球贸易正处于停滞状态,最新数据表明这种放缓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因为疲弱的消费需求、高利率和更紧缩的财政政策正在抑制跨境商品流动。

全球贸易正处于停滞状态,最新数据表明这种放缓可能会进一步加深。摄/金焱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已全面启动,这一政策构建了涵盖钢铁、铝、铜等战略性产业的差异化税率体系,形成了覆盖全球69个贸易伙伴的立体化关税网络。美国政府对这69个贸易伙伴实施10%至50%差异化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从67个贸易伙伴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15%至41%不等的关税,将关税水平提高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对《财经》表示,特朗普的关税行政令适用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为不同的国家和类别提供不同的关税税率。美国海关官员在执行行政令时将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全球目前适用不同关税税率的情况下。实施前的七天缓冲期将有所帮助,但进口商至少应该预料到启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美国企业在应对新的关税形势时也将面临挑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新的行业关税即将出台,以及如果美国政府认为各国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秉持诚信原则,可能还会加征额外关税,这些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毫无疑问,行政令及其相关协议撕毁了自二战以来一直规范国际贸易的贸易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日前指出,近期关税措施的全面影响在持续显现,关税不确定性使企业信心、投资和供应链持续承压,是全球贸易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力量之一。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日前表示,美国6月整体贸易逆差收窄 16.0%,至 602 亿美元。此前几天,政府曾公布商品贸易逆差暴跌 10.8%,降至 2023 年 9 月以来最低水平;而此次数据显示,包含服务贸易在内的整体逆差同样达到 2023 年 9 月以来的最低值。

截至 8月1日,美国已与越南、日本、欧盟、韩国等九个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或暂停协议。定于 8 月 7 日生效的美国进口关税税率为 10% 至 41%。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计,美国整体平均关税税率已从特朗普 2025年1月重返白宫前的 2% 至 3% 飙升至18.3%,为 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政府称,其贸易协议将为美国农民和工厂打开外国市场,促进美国繁荣。但经济学家警告,关税可能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并拖累经济增长。摄/金焱

世界贸易组织8月8日发布最新一期贸易预测报告,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4月预测的2.5%下调至1.8%。报告警告,近期关税调整将对全球贸易前景产生负面影响。美国7日生效的高额“对等关税”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拖累美国进口、抑制美国贸易伙伴出口。

另外,Capital Economics 分析师警告称,疫情后的贸易反弹已经结束,贸易量现在呈横向漂移状态。历来被视为全球经济健康晴雨表的商品贸易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都已失去动力。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的一项关键指标显示,尽管美国和亚洲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出现反弹,但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贸易量一直处于平稳状态。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的混合正在拖累贸易。西方国家疲弱的消费,特别是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是一个主要因素。

同时,更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抑制了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国内需求。即使在亚洲,尽管今年早些时候出口表现出韧性,但随着订单减少和航运活动放缓,紧张迹象正在显现。

曾经是全球出口动力源的中国,对贸易增长的贡献也在减少。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主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西方企业努力多元化供应链的背景下,出口已经下滑。

在第三次联合国内陆发展中国家问题会议召开之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发布了《推动内陆发展中国家经济多元化》,该报告呈现出32个“陆锁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面临的深层结构性不平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贸易流向的高度集中。内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离海最远、运输最难。平均距离最近港口超过1300公里,这导致运输成本比沿海国家高出40%以上,且出口所经历的通关和中转手续复杂冗长。这种地理劣势直接导致全球价值链位置的边缘化。内陆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市场极其有限,对单一经济体的依赖程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2024年,内陆发展中国家56%的出口流向前五大贸易伙伴,其中,14个国家以中国为主要出口市场,另有11个国家将中国列为前三大出口市场之一。自2015年以来,内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出口翻了一番,但进口增长更快,2024年达到约783亿美元。2023年和2024年,进口持续超过出口。

与中国相比,内陆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贸易自2015年以来相对稳定,对美出口基本停滞。

Capital Economics 的分析师预计情况不会有太大改善,他们预见“长期疲软期”将延续至2026年,贸易增长可能落后于全球GDP。这扭转了几十年来贸易增长快于世界经济的模式。虽然对广泛保护主义的担忧尚未成为现实,但贸易环境仍然脆弱。出口商面临着不确定的需求、物流瓶颈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

目前,全球贸易的黄金时代似乎越来越成为过去。

图片

责编 | 秦李欣

图片
相关文章
永伦集团放售香港弥敦道一篮子物业
2025-08-11 10:22:00
美国关税战终结疫情后反弹,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2025-08-11 09:31:00
特朗普要派兵清剿拉美毒枭,墨西哥主权危如累卵?
2025-08-11 02:04:00
(成都世运会)“海归”队长彭静:以体育之名寻根 为热爱“最后一舞”
2025-08-10 21:06:00
美国巴尔的摩发生枪击事件致6人受伤 包括一名5岁女童
2025-08-10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