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手册:民警亲授三招躲开“假货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9:07:00
“正品防伪码有双层镭射标,这种模糊的单层贴纸肯定是山寨货。”近日,在禄丰市步行街的某品牌运动鞋店内,环食药侦大队民警杨继法手持真伪对比图,向店员演示鉴别技巧。这是禄丰市公安局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开展的专项普法行动,民警深入城区服装、手机配件、美容、酒水、五金等知名品牌专卖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某五金店因销售假冒某品牌角磨机,被判赔偿8万元 ;某化妆品店代购‘无授权’进口面膜,面临3万元行政处罚 ;烟酒店回收高档白酒包装二次灌装,店主被刑事立案。”在某化妆品店,民警带来的《侵权案件警示录》引发商户围观。“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件。”民警谢林飞指着宣传册上的法条解释,“就像这份判决书显示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超过5万元就要负刑事责任。”五金店主老陈恍然大悟:“之前就有人推销便宜一半的‘各种产品’,看来真是碰不得!”
面对商户“如何避免不小心进到假货”的担忧,民警送上实用锦囊: 1查授权要求供应商提供品牌授权书,并通过官网400电话核实。2验防伪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核对产品专利号。3留凭证妥善保存进货发票,注明商品具体型号批次。此次宣传活动中,共检查覆盖服装箱包、手机配件、化妆品、酒水五金、药品等知名品牌商户50余家,发放宣传材料750余份,接受咨询165余人次。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禄丰公安把知识产权保护防线推进到商铺收银台前。当民警的执法记录仪镜头对准商品货架时,照见的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坚实脚步——既要让“李鬼”无处遁形,更要让“李逵”安心闯市场。
来源: 禄丰警方
编辑:王宇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