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农业农村部首次在赤水河开展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1:1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8日讯 据人民网消息 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等单位,首次在赤水河干流通过人工改造生境条件,实现人工放流长江鲟的自然产卵和孵化出苗,长江鲟保护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据介绍,长江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受多种因素影响,21世纪初自然繁殖停止。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全面加强长江鲟保护科研攻关,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成功突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的方法和路径,人工保种和增殖放流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将落实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加力推进长江鲟自然种群重建工作,持续深化实施重要栖息地修复,开展赤水河支流等长江流域重要支流连通性恢复试点,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增加野外种群数量,争取早日建立可自我维持的长江鲟野外自然种群。”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文章
江苏物种数更新至9266种
2025-08-28 15:39:00
当地通报“教师选调拟录取多名10分以下考生”:部分人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消极考试,严肃处理县教体局考虑不周相关人员
2025-08-15 14:36:00
首届黄河口全国青少年北斗自然乐跑大赛开跑
2025-07-27 16:13:00
致农信人
2025-07-24 12:02:00
报告显示一季度发往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占比达三成
2025-07-21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