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要不要处理?珠江医院专家提醒:胆囊结石“不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8:15:00
Transparency
“医生,我前天疼了一夜啊!”56岁的陈先生面色憔悴地走进珠江医院肝胆外科诊室。这位饱受胆囊结石困扰十余年的患者,最近因鸽子蛋大小的结石卡在胆囊颈部,引发急性胆囊炎,且存在胆囊穿孔的风险,紧急接受了手术治疗。杨剑教授团队通过微创手术,经肚脐处的微小切口完成了“无疤”手术,为他解除病痛。

杨剑教授在门诊
“不痛≠安全”,沉默的结石更危险
陈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据杨剑教授介绍,患者十余年前就查出胆囊结石,因两次肝胆超声显示结石未增大,他也并未加以重视。“实际上胆囊结石的严重程度与患者感受并不对等。”杨剑教授指着CT影像解释,“他的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体积也萎缩变小,这是长期慢性炎症的结果。临床上很多患者直到出现黄疸或摸到腹部包块,才发现已发展成晚期胆囊癌。”
数据显示,60%-70%的胆囊癌患者伴有胆结石,而70%以上的胆囊炎由合并结石引发。“长期结石刺激可能增加胆囊黏膜病变风险,应引起重视。”杨剑特别强调,“很多人把胆囊炎误当胃病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反复出现上腹胀痛,一定要做肝胆超声排查。”
“位置比大小更重要”,警惕胰腺炎致命风险
对于患者普遍关注的结石大小问题,杨教授给出了专业解读:“结石是否引发严重的后果,关键要看所处位置。像陈先生的结石卡在胆囊管开口处,随时可能掉入胆总管。”他展示影像资料时提醒:“一旦结石堵塞胆胰管开口,可能诱发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较高,需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
因此,专家建议胆囊结石患者,尤其是出现疼痛时,一定要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饱餐后胆囊剧烈收缩,可能加重病情。”杨剑指出,“红薯、花生等产气食物会加重胆道负担,出现疼痛时更应严格控制。”
单孔机器人破解“筷子效应”,助力结石微创治疗
随着体检普及,我国胆囊结石检出率已达10%。专家呼吁,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也应定期复查,如出现临床症状或相关并发症(上腹部胀痛、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或胆管炎等)时,应及时实施干预。杨剑教授强调:“胆囊结石往往静默进展,等出现反复腹痛、黄疸等症状时,可能已经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需要手术的患者,珠江医院已开展多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随着技术发展,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技术不断成熟,其蛇形机械臂可540度旋转,突破传统器械相互干扰的“筷子效应”限制,使手术更安全、精准,术后恢复快,还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
杨剑教授也表示,随着国产机器人技术迭代和成本降低,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它凭借其精准操控、灵活度高以及手术创伤小等显著优势,有望在复杂胆道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图、视频|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马彦 韩羽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