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不可处处谐音,更不可只会谐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3:55:00    

孟庭苇35周年巡回演唱会即将在5月连开2场。官方的宣传推广文案采用的主题为“孟里花落知多少”。

在我看来,这里的谐音用得实在糟糕。作为“纯真年代”的代言人,与伊能静、苏慧伦、梁咏琪等同为冻龄女神,孟庭苇何谈“孟里花落”?

在如今的文案写作尤其是新媒体文案写作中,谐音早已是随处可见,甚至是处处可见。其中,当然有谐音用法用得好的文章。然后,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我们不能写什么都用谐音、只会用谐音,就没有一点儿其他的更好的创意了。

作为作者,当网民、读者、歌迷对谐音用法早已司空见惯了之后,更应该主动去规避“审美疲劳”。我也得到一个写作上的教训:能不用谐音尽量不用谐音,先逼自己想想其他更好的招式和创意。

“月亮公主”孟庭苇演唱过大量传唱度很高的经典歌曲。作者只要挑一首歌名就可以了:《往事》《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红雨》《谁的眼泪在飞》《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一命名方式就是典型的“就地取材”。

具体的说,就是高度贴切的“引用”与“化用”。你可以小改(你的比原作者的更好),也可以不改(原作者的已经很棒,你很难超越他)。写作成功的一大前提是:你对你的写作对象真的非常熟悉!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即兴发挥,“信手捻来”,高度贴切,让你的文本达到“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境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敏(湖北武汉)

责编:郭蕾

相关文章
东湖评论:不可处处谐音,更不可只会谐音
2025-04-04 13:55:00
西安周边赏花踏青线路发布 带你漫游好春光!
2025-04-03 18:13:00
青年说·第4期:赶集的年轻人到底在“赶”啥
2025-04-01 12:20:00
【改进文风大家谈】改进文风,不妨从去除“说教味”开始
2025-03-31 1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