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苋不是小角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8:58:00
在野草王国里,苋菜是一个小角色。苋菜适应能力强,只要有适当的土壤、雨水就能存活。房前、屋后、路边,到处都是它的身影。
苋的种类繁多,说法不一。《本草图经》上说:“苋有六种:有人苋、赤苋、白苋、紫苋、马苋、五色苋。”却又自相矛盾地说:“入药者人、白二苋,其实一也,但人苋小而白苋大耳。”
这个人苋,即是铁苋。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人苋这个名字。铁字硬邦邦的,有生硬的拒绝感。人字,则让人感觉亲近许多。
五月至七月,是铁苋的花期。它花儿雌雄同株,没有花瓣,只有穗状花序,生在叶子腋间。雄花是多数党,紫红色,强势地占据花序的上部,苞片小,边缘好似生有睫毛。雌花是少数派,生于花序基部。铁苋的名字与珠有关,是因为它的雌花。其三角状卵形苞片,合时如蚌,边缘有细细的锯齿,背面有毛。三朵雌花生于叶状苞片内,球形的子房躺着,犹如海蚌含珠一般。由此,它得到一个名字:海蚌含珠。很有诗意。
“吃苋吃嫩”。鲜苋菜吃法很多,可清炒,可凉拌,可做汤,也可做馅。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苋羹,苋须细摘嫩尖,干炒,加虾米或虾仁,更佳。不可见汤。”苋菜食品,清香扑鼻,满屋氤氲,大快朵颐后,齿颊留香。立夏时节,有品“三鲜”的习俗。“地三鲜”之一,就是苋菜。吃苋菜,讨的是“红”运当头的彩头。据说,吃完苋菜,盆里的红汤汁也要饮尽。
苋菜的身影也多次出现在文人笔下。杜甫有诗云:“登于白玉盘,藉以如霞绮。苋也无所施,胡颜入筐篚……”玉盘白,苋菜红,如霞如绮,让人心旌摇荡。晚年的陆游,一介草民,“身入今年老,囊从早岁空”,与山珍海味无缘,一盘野苋菜羹,三杯两盏薄酒,让他“常作啜醨翁”。
夏秋之季,蚊虫多,稍有不慎人便容易腹泻。对此,铁苋疗效奇佳。其“利大小肠,治初痢”之用,为多家医书所证实。
铁苋也有其他功效,如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收敛止血。采来新鲜的铁苋,捣成泥状,敷在受伤或患病的部位,可止血、消肿、止痒,果真不负“血见愁”“血布袋棵”的名头。
如此看来,铁苋凭借自身诸多价值,在野草中乃至医药、饮食领域都有着独特地位,铁苋不是小角色。
并州新闻 任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