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录|国标制修订让安全问题不再“隐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3 08:10:00
5月8日至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此举引发社会关注。(据《新华每日电讯》5月11日报道)
与车身融为一体的流线美学、炫酷的科技感……隐藏式车门把手因其符合未来科技的审美趋势,受到许多用户青睐。在门把手上“卷”颜值和科技感,近年来已然成为一些新能源车企宣传技术先进、塑造品牌形象的利器。但在广泛应用过程中,隐藏式车门把手“找不着、打不开、还夹手”等相关问题频现,在碰撞、断电等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隐患更是不容忽视。
汽车车门把手标准,不仅是技术问题、设计问题,更是安全问题。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进行国家标准制修订,不仅可以填补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标准空白,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次必要的纠偏和提升。此次国标制修订,针对断电失效、标识混乱、结构脆弱和极端环境失控等消费者诟病的现实痛点,拟增加机械冗余设计、统一应急标识、强化结构强度等要求,让其背后的安全问题不再“隐形”,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对车门把手等小部件标准进行规范,进一步强化了以安全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可以期待,未来汽车车门把手等部件设计将从更多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科技“向善”,方能“向强”。科技向新发展的每一步,也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给予科技创新必要的成长空间,也要为科技发展把准“方向盘”、系好“安全带”。近一段时间,在制修订汽车车门把手国标之外,还有一系列汽车领域政策举措出台。从发布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到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种种政策举措都在加强对各类创新技术的安全风险评估,努力让相关标准的完善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这既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筑牢屏障,也是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驾护航。(王艺)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