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2024年财报:归母净利润大增26.5%背后的技术红利与战略转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04:00
在商用车与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低位运行的2024年,潍柴动力(000338.SZ)却以实现营业收入2157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0.3%的业绩,刷新了自身盈利纪录。
这一“增收更增利”的表现,不仅打破了市场对传统制造业增长乏力的预期,更凸显了潍柴动力通过技术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和全球化布局构筑的竞争壁垒,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跨越。
市场关注的是,潍柴动力如何将“传统制造”的标签转化为“技术红利”的动能?其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的秘密,又暗含哪些行业变革信号?
结构优化与技术红利释放
2024年,潍柴动力毛利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22.4%。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潍柴动力顺应能源革命浪潮,所构建起的“传统动力+清洁动力+新能源动力”多元能源动力新格局。
过去一年,潍柴动力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当属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的发布。这是其连续第四年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内燃机领域已从“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这一技术突破巩固了其在重卡发动机市场的霸主地位。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大缸径发动机的爆发式增长。在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中心扩张的浪潮下,潍柴动力研发的500kW以上大缸径发动机成为“隐形冠军”,全年销量8132台,其中62.2%销往海外;数据中心专用机型销量同比激增148%,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清洁动力替代方面,潍柴动力天然气重卡发动机市占率59.6%。与此同时,潍柴动力在新能源业务上获得突破,电池系统循环寿命提升超过60%,同等电量电池包较竞品轻5%,氢燃料产品商业化运营规模居行业首位。这一技术矩阵的构建,成为潍柴动力继传统动力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潍柴动力表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应该坚持能源结构多元化组合。从传统动力的极限突破,到新能源动力的纵深布局,潍柴动力正通过“动力新范式”,向世界一流整车整机供应商稳步迈进。
全球化与数智化的双重突破
从2024年财报可以看出,潍柴动力的全球化已超越单纯贸易阶段,转向“技术+服务”的生态输出。比如,大缸径发动机海外销量占比62.2%,重卡整车出口市占率提升至20.4%,农业装备出口量增长37%。
为了持续巩固话语权,潍柴动力将智能化作为打破行业周期性的关键,从制造升级实现到生态重构。
以旗下海外控股子公司德国凯傲集团为例,业务聚焦智能创新,设立自动化解决方案卓越中心,推进叉车无人驾驶和互操作机器人技术开发。同时,打造自动化叉车、智能摄像头、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智慧仓储系统,提升仓储管理的整体效能。2024年,德国凯傲集团实现收入11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3.7亿欧元,同比增长17.5%。
除了智慧物流,潍柴动力在农业装备业务上表现亮眼。2024年,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产品在多个细分领域居行业首位,出口销量1.6万台,同比增长37%,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面对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政策红利,以及城市更新助力产业转型、海外市场新一轮发展等机遇,潍柴动力将在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重点推动五大战略业务转型。
其中,在新能源整合方面,强化电驱动力总成内外协同,突破燃料电池技术瓶颈;在大缸径高端化方面,聚焦数据中心、矿卡等高端场景;在后市场服务方面,打造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对标国际标杆;在数智化转型方面,深化AI与大数据在研发、生产端的应用。
潍柴动力的2024年财报,揭示了一个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企业蜕变的路径。通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场景化解决方案,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正从“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系统服务商”。当53.09%热效率柴油机与无人驾驶叉车在同一份财报中交相辉映,这家企业已站在了“高端制造+智能生态”的新起点。随着设备更新政策红利释放与海外市场纵深开拓,潍柴动力的“技术红利期”或将持续改写装备制造业的价值逻辑。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