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出借医保卡,引来大麻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5:30:00    

自己没需求

就把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

从中赚取一点“好处费”

何乐而不为?

您若真的这么想,大麻烦就来了!这样的行为涉嫌医保诈骗!

⚠ 如此行为,不可为!

⚠ 切忌!切忌!!切忌!!!

医保基金事关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医保基金安全不容侵犯!

将个人的医保卡出借给他人使用,如被他人异常高频、超量刷卡,并大量购买特殊药品进行二次售卖,情节轻微者,要被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会以涉嫌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法治直播间》节目提示您:广大公众在依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思想警惕,合法合规使用医保基金,不随便出借医保卡与他人,不为“蝇头小利”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如若发现医保诈骗线索,务必及时向医疗保障机构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4. 本意见所指医保骗保刑事案件,是指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犯罪案件。

医疗保障基金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医疗救助基金、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居民大病保险资金等。

5. 定点医药机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下列行为之一,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对组织、策划、实施人员,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

(2)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

(3)虚构医药服务项目、虚开医疗服务费用;

(4)分解住院、挂床住院;

(5)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

(6)串换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

(7)将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障基金结算;

(8)其他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行为。

定点医药机构通过实施前款规定行为骗取的医疗保障基金应当予以追缴。

定点医药机构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6.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下列行为之一,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

(2)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购药;

(3)虚构医药服务项目、虚开医疗服务费用;

(4)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

(5)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医用耗材等,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

(6)其他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行为。

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按照有关规定为他人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属于前款第(2)项规定的冒名就医、购药。

你学到了吗?


记者:王 莎、张 敏

编辑:查 干

审核:赵 婧

监制:和 岩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相关文章
出借医保卡,引来大麻烦!
2025-05-27 15:30:00
再度反弹!创新药沪深港ETF盘中涨超2%
2025-05-27 10:23:00
福建:支持符合条件的法人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2025-05-12 14:58:00
公募重大改革破除基金公司“旱涝保收” 12532只公募基金仅138只实施浮动管理费
2025-05-12 14:07:00
罗氏制药投资超20亿元在华新建生产基地;恒瑞医药CDK4/6抑制剂新适应症申请上市丨医药早参
2025-05-09 0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