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怀远,《家书》情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8:55:00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时,人们在追思缅怀中,感悟着生生不息的血脉传承。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绵延不绝,就是源自其内部涌动着家风家教家训的暖流,教人辨识善恶,促人志气强立,条条道德纲领,声声修身立命……清明的意蕴,在于追忆和祭奠,更在于寻根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傅雷家书》是我很早就开始读的一本书,内容驳杂,既有平常人家父母叨及的作息、饮食,又还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音乐、文学、哲学、绘画、书法……作为一个人,在长子傅聪的艺术之路也有几近严苛的教育,傅雷在楼下会客,但是耳朵还是会“挑剔”地听着傅聪楼上传来的琴声,若听到有繁杂浮躁之音,傅雷会气冲冲地冲上楼“教训”儿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分别的日子里,往来的家书固然能给异国他乡的游子带去慰藉,见字如面,这是凝练了太多情感的字字千钧。字迹的联结充满着对家人的关怀,更是一个家庭的情感纽带。短短一段家书,少了日常寒暄,谈论的多是人生之话题,从一纸纸泛黄的家书中,我看出傅雷与傅聪已超过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思想上的知音。在散发缕缕墨香的家书中,不仅给予儿子艺术上的交流,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读完,我深受启发:与高尚之人对话中享受精神洗礼,又像是聆听亲近之人的千叮万嘱,思想在波澜壮阔与百姓家常之间辗转,心绪在钦佩傅雷夫妇苦心孤诣培养后代的品行与仰慕“做人成‘家’”严谨家风之间起伏。为父母、为子女、为教育者,要怎么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终身教育?如书中所言,说什么话就是家风,这是最具力量的教育。
傅雷曾告诫傅聪,“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他告诉儿子,人生是充满曲折的,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在成功时,我们不能太过得意;在失败时,我们也不能太过失落,要把持好一个度。以达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被成功所迷惑,不被失败所打倒。”
《傅雷家书》是傅聪和弟弟傅敏为缅怀父母而汇编,它如泰山一般重,如火把一般亮。在这个气清景明的时节,手捧家书,感受清明传统文化,在慎终追远中厚植家国情怀。
山西吕梁农商银行 任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