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逆袭密码:从工业重镇到文旅网红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7:28:00
这个五一,江苏徐州火“出圈”了!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接待游客超571万人次,央视对徐州文旅进行直播报道!从工业重镇到网红城市,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是如何打破传统工业城的刻板印象,成功转型为网红“出圈”城市?让我们一起探寻徐州爆火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城市营销密码”。
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两年前,徐州启动历史文脉“彭城七里”城市更新工程,打造了一条贯穿老城区南北的文化长廊。通过“文化解码+科技赋能+区域联动”的创新模式,将235处历史遗存编织为一体,让游客开启一场如梦如幻的跨时空对话。
景区推出中国首部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以水上沉浸式夜游的方式,为游客呈献一场苏轼在徐州的传奇故事。光影斑驳,唱腔婉转,船在戏中游,构成一场山湖间的东方美学大戏。“船在光影中行,人在画中游!”前来体验的游客纷纷惊叹道,“这场演出让我对徐州的历史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看到了历史文化在当下焕发出的生机,真是一次难以忘怀的体验!”

五一期间,彭城风华景区不仅推出了“彭城风华瓜瓜乐”等互动活动,让游客在品尝西瓜、参与游戏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韵味。“宋朝摇滚”带来30分钟沉浸式国潮体验,宫灯渐暗,古琴引路,摇滚乐手带听者穿越千年,体验宋朝瓦舍勾栏的狂欢夜。
游客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演出让他们对徐州的历史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看到了古老的文化如何在当下“焕发新生”。“科技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孩子全程瞪大眼睛,比上课时还认真。”带孩子观演的市民张先生感叹道,“能通过这样的游玩方式让孩子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真是太棒了!”

沉浸式体验,触摸历史脉搏
步入淮海战役纪念馆,沉浸式的体验仿佛给游客们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纪念馆内,利用虚拟现实和场景重现技术,游客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幕幕生动的景象让人深刻理解徐州的历史背景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一位年轻游客感慨道:“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也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充满了敬意。”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了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历史教育感染力,让游客在参观中铭记历史,在感动中传承城市精神。

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徐州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活”化。徐州博物馆的汉代舞俑徽章,通过AR将科技与历史巧妙结合,让西汉陶俑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舞动”起来。
“扫描二维码后,将镜头对准徽章正面,你看,舞俑就动起来了。”这神奇的一幕发生在回龙窝文创店内,随着店员的讲解操作,手机屏幕上动画效果缓缓开启,身着绕襟衣裙的舞俑伴着音乐舞动翩翩。
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还加深了游客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兴趣。一位家长带孩子购买完徽章后说道:“这种互动让孩子们对古老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


打造多元化旅游体验,释放青春活力
通过花厅·河流音乐节和彭城七里等项目,成功将文化历史与现代商业活动融合在一起,为徐州注入一股青春活力,也给游客带来了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在这片音乐的海洋中,游客既能享受到热烈的娱乐氛围,还能体会到徐州自然风光与摇滚文化的结合。音乐节上的“夜舞台”活动,让游客在星空下享受音乐,体验露营的乐趣。“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听到自己喜欢的乐队表演,还能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太棒了!”一位乐迷兴奋地表示。
徐州的“逆袭”,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发掘与创新,是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从古老城墙下的千年回响,到音乐节上的青春呐喊,徐州正用它的独特魅力书写着城市转型的精彩篇章!它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网红城市”,而是用当代科技讲好历史故事,一路奋勇前行。将“网红”变为“长红”,“吸睛”更“吸金”。以历史为笔,科技为墨,创新为纸,书写出独属于徐州的城市故事!
文/庄佳威
来源:中国徐州网、新京报、徐州发布、江苏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