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在朋友圈长期置顶的诗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0 10:07:18

【1】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唐:百丈怀海禅师
译:生活随缘随分,正如温柔的清风吹拂着天空的白云,随意飘飞,自在悠闲。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本姓王,俗名木尊,福建长乐人。
在古时候称之为云游方僧,过的是闲云野鹤般清闲自在的生活,遇到有人家愿意收留就住下来,不愿意就离开。
世间的缘分最难捉摸,万事万物有相遇、相随、相喜、相憎的可能性,有缘相聚好好珍惜,无缘分别坦然接受。
正所谓苦乐随缘,得失随缘,用这样一种洒脱、豁达的心态过好一生,如同清风送白云一样。
人生又还有什么烦恼可言呢?

【2】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宋:杨万里《闷歌行十二首其一》
译:风浪再大,哪怕打到了头上,你也无须发愁,淡然一笑就好!
这一句传达出来的思想也是非常阳光、积极。生活总是起伏不平,高潮和低谷,一直交替出现。
面对生活的暴击,巨大的浪花打在你的头上,使你跌入低谷时,要学会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为风浪所动,依然满怀对生活的热忱,沉稳度日,淡然从容,静待生活的转机。
相信苦难终会过去,熬过这一段苦寒的日子,一定会迎来生命中的春天。

【3】
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
林语堂
译:你的心中自有巍巍青山,又何必随波逐流去看桃花呢?
第一眼读到这句话,心中仿佛吹过一阵清风,精神为之一振。
生在红尘,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追逐着各种名与利,眼中所见皆是桃花。
很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把焦点放在别人的评判之中,而忽视内心真正的需求。
而实际上真正的喜悦和幸福,并非一味外求所得,而在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
与其去盲目追逐别人眼中的桃花,不如修建自己的心灵家园,那里翠柏青青,花开不败。
那些始终敢于坚守自己的内心,追求真实的自我,不忘初心,一路披荆斩棘,才是生活真正的智者。

【4】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唐:李商隐《北青萝》
译:整个大千世界都如同尘土一般微小,我为什么还要有喜爱和憎恨呢?
这一句话初读就带来满满的治愈感!直接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李商隐少年丧父,家境清贫,很早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四度科举落第。
为了生活辗转于幕府之中,生活的压力让20多岁的他心力憔悴。
为了探寻生命的真谛,他两次前往玉阳山修道,这是他在山中寻访高僧论道之后所写的一首诗。
和诗人李涉一样“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在高僧的一番指点下他们都获得顿悟和新生。
当你放大格局,跳脱出世界之外,你所看到的整个世界如微尘一般不足为道,自然也就不会把自己那一点喜怒哀乐无限放大了!

【5】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明:唐寅《警世》
译:那些是非入耳听听也就算了,装聋作哑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活法。
唐寅就是唐伯虎,我们在荧屏上看到的那个风流潇洒点秋香唐伯虎,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
真实的唐伯虎,两年之内接连失去了父母、妻子、孩子和妹妹,之后在人生的唯一希望——科举之路中遭受重创,永不录用。
经历了这么多的是是非非,看透了人情的冷暖,最终他住进了桃花庵,埋没在诗画之中,最终成为一位名画家。
人生难得糊涂,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看轻、看淡很多事,才会活得更幸福!

【6】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译:虽然是洒落在桑榆之上的落落余晖,依然能够化成满天绚烂的霞光。
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写下“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诗词中流露出年老消极的心态。
刘禹锡写下这首诗回赠给白居易,在刘禹锡看来,衰老不在年龄,在于心境。
有的人在18岁时就已经老去,有的人活到80岁还依然少年。
每一个年龄段有每一个年龄段的独特韵味,只要心态年轻,依然可以有所作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依然豪情万丈,一如当初那个鲜活的少年。